外贸企业主动降价稳订单
许多公司业绩虽然也不错,但7月之后就感觉到后劲明显不足,到8月上旬已经很明显了。从目前的国内外市场来看,外贸形势并不会太乐观。
对今年接下来的订单暂停锁汇后,计划对明年3~4月以后50万美元以上的订单,进行30%~50%的锁汇操作。
今年业绩下滑,所以会主动降价。国外客户普遍滞销,也会有部分大客户要求我们降价。在全球疫情下收获了订单增长,今年业绩开始下降,幅度接近35%。除了人民币贬值,原先一路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也下降了15%~25%,因此,为了“抢单”,他们最近都在精确地计算成本,试图找到最适宜的降价比例。
公司已经计划于9月中旬主动为客户降价10%左右,这是在前两年累计为客户涨价20%的基础上做的调整。
外贸企业碰到最现实的困难,还是今年此前物流不畅带来的交货延迟问题,这直接导致部分买家积压了库存,势必会大幅减少下个季度的订单量。
由于主业是回收再生料的服装外贸,和传统纺织外贸相比,订单受到整体大环境的影响相对小一些。但服装产品是分季节的,也很难追回失去的时间。春夏季的产品一旦错过了销售季节,秋冬季来临时就没办法继续销售,只能等到第二年的春夏季。这对于资金的占用,以及对下季订单的采购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贸促会:
外贸企业当前的主要困难是物流慢、成本高、订单少
8月29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在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中国贸促会针对500多家企业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物流慢、成本高、订单少。56%的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和物流费用高。62.5%的企业表示,订单不稳定,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
企业的诉求主要集中在维护国际国内物流稳定畅通、落实纾困帮扶政策、便利跨境人员往来等方面。一些企业期待恢复国内办展和放开境外参展,以获取更多订单。
近三个月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落实,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企业预期和信心正在逐步改善。
展望未来,业内对国外经济形势较为担忧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曾表示,下半年的出口情况有一些不确定性。三季度西方经济虽然增速下滑,但还没有出现非常糟糕的状况。四季度可能走向衰退的边缘,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甚至有的经济体包括欧盟等可能出现负增长。
东吴证券指出,当净出口恶化时,人民币汇率贬值弹性更大。反之,当净出口不断改善时,人民币的升值弹性会更大,典型的就是2020年疫情之后,净出口改善使得人民币升值惯性很大,即使2021年下半年美元开始强势反弹。
东吴证券预估,净出口的拐点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初出现,主要看海内外供需格局和疫情防控的变化。
中信证券研报也指出,考虑到海外居民补贴已消耗殆尽且今年以来股市波动加大对财富效应的拖累加大,同时海外居民料将更多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下半年出口增速将随着外需的边际转弱而逐步回落。
事实上,除了海外需求变化,也需要关注价格因素变化,去年以来,海外涨价潮也推高了中国的出口额。数据显示,中国5月贸易顺差达787.5亿美元,6月贸易顺差则高达979亿美元,7月贸易顺差达1013亿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中国月度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继续超预期。
您亦可以关注胜和,
了解国际货运第一手
最新行业动态。